|
酱酒的“酱味”究竟是什么味?博士酱酒 发布 2021.06.22 酱香,是中国人一种扎了根的味觉记忆。 1964年,酿酒大师李兴发发现了茅台酒三种典型体——“酱香、窖底、醇甜”,1965年下半年,国家轻工部在山西召开的茅台酒试点论证会上,正式肯定了茅台酒三种典型体的确立和酱香型的命名。
但是,什么是酱香酒呢?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2011年国家标准委发布的《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》给出的定义是: 以高粱、小麦、水等为原料,经传统固态发酵、蒸馏、贮存、勾兑而成的,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生产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质,具有酱香风格的白酒。
这个说法,是从酿酒工艺的角度定义的,有点复杂。 对专业人士来说,不需要解释;对非专业人士来说,却仍然搞不懂。 因此还有人会问,那究竟什么是酱香? 有这样一个故事:当年,茅台镇有人当面请教李兴发大师,究竟什么是酱香呢? 这位草根大师品了一口酒,细声细气地说:就是股酱油味咯! 酱,本义是指以豆类、肉类或鱼虾等物为主要原料,加工而成的糊状调味品。字典上都是这么说的。 比如闻名全国的四川郫县豆瓣酱。
从文字上讲,“酱”与“将”同源,后来才分化出来。将,甲骨文是一个爿(音“盘”)字旁边两只交叉的手。这个爿,就是床。“看图说话”,表示用酒肉美食侍侯卧床的老弱病伤者。 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酱,盐也。从肉,从酉。酒以和酱也。”即以酒拌肉制成的食物称为酱。 原来,从一开始“酱”就和“酒”有关联。
在中国古代,酒不单单是用来喝的,也可作为一种调味品来制作风味独特的酒食。 所以,当“将”的本义消失后,甲骨文便加了一个“夕”(肉食)、再加一个“鼎”(盛器),另造了“酱”代替,表示放在盛器里的豆麦等食物,加肉、加酒发酵成的糊状营养食品。 请注意,这种东西,是“加酒”并且“发酵”的“食品”。 直到今日,我们炒菜的时候也还喜欢在菜肴中加一点酒来调味。
后来,一些植物做成的酱也被称为酱了。 史书上记载,植物制成的酱有醳、蘒等等,均为榆酱。 也就是说,酱是用捣醉的榆子仁和酒而做成的酱。
这种“酱”与被人们视为茅台酒源头的“枸酱”有没有关系呢? 这么多年来,专家们依旧没有搞清楚“枸酱”究竟是什么东西。 一般认为,枸酱“可能是”用一种名为拐枣的乔木水果发酵而成的一种饮料。
无论是以酒拌肉制成的“肉酱”,还是以植物为原料发酵做成的“枸酱”,或者今天中国白酒的一个品类——酱香,都始终与酒有关。 而且,不可否认,它既是一种食品工艺,也是一种文化传承。 按草根大师李兴发的解读,甚至还可以说,酱香,是中国人一种扎了根的味觉记忆。 所以,当年兴建茅台国酒文化城,便在汉馆前栽植了一棵拐枣树。 点击下方,查看相关详细内容。
上一篇如何辨别酱香酒的优劣?下一篇为何商务人士首选酱香型白酒 |